一瓶水,一場會;會一散,扔一半。參加會議時,有多少人曾這么做過?
“瓶裝水浪費的背后是水資源的匱乏。”市人大代表陳超小組調研發現,上海去年節水600萬立方米,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日常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仍隨處可見,瓶裝純凈水還沒喝完就丟掉是一個扎眼的浪費典型。
為杜絕會議等場所“半瓶水”浪費現象,陳超等代表建議,上海應該發起一場全社會“清瓶行動”。
“半瓶水”浪費嚴重
瓶裝水是當前會議的標配,一般由酒店免費提供,少量由會議組織方自備。記者發現,無論哪種情況,“半瓶水”浪費現象都較為普遍。
9月15日,本市一家酒店正舉行一場學術會議。散會后,記者在現場發現,30個座位的會議室內,只有8個喝光的空瓶,剩下的“半瓶水”達18瓶。在垃圾桶里,記者發現4瓶隨手丟棄的“半瓶水”。
“三四十人的會議,能剩十多瓶沒喝完的水。”這家酒店的員工對此見怪不怪,“會場瓶裝水都是免費供應的,客人隨時索取,浪費了也不心疼。只要開了瓶,我們就只能當垃圾處理。”
據專家保守估計,我國每年在會議場所浪費的瓶裝水有上千萬瓶。在陳超代表小組看來,當前上海正在加快國際會展之都建設,各類會議、活動舉辦密集,會場上的瓶裝水浪費現象也隨處可見,雖無詳細數據披露,估計“半瓶水”浪費數目也不小。
小瓶水為何推行難
近年來,業內開始嘗試大瓶換小瓶,但實際推行中并不順利。“大瓶水與小瓶水價格差異不明顯,是一個原因。”陳超表示。
以雀巢品牌瓶裝水京東自營旗艦店售價為例,24瓶550毫升的大瓶水售價為29.9元,而24瓶330毫升小瓶水售價為28.9元,多花1元可以多買近一半的水,顯然大瓶更受歡迎。
生產者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成本差不多,售價差不多,生產小瓶水還要更換生產線,導致一些企業缺乏積極性,不愿意生產小瓶水。
很多消費者浪費“半瓶水”的一個原因,是擔心不衛生,怕跟別人喝的水搞混。事實上,早在2014年,“瓶裝飲用水消費者識別要求”就被寫入國家標準:鼓勵通過打碼、印制、連接、粘貼、噴涂或其他方式,在容量小于600毫升的瓶裝飲用水包裝上設置使消費者能夠辨認自己飲用產品的數字、文字、圖形、符號或用于標記的涂層、區域等。
全國兩會就曾力推可標記瓶裝水。2014年,礦泉水“實名制”首次現身兩會會場。2018年,兩會會場為礦泉水加上了環保標簽,這款標簽無須用筆,用指甲就能在刮寫區留下自己姓名或者專屬的記號,有效避免了因包裝相同而造成的瓶裝水混淆浪費問題。
但代表調研發現,出于成本考慮,生產企業不愿意增加這樣的標識。在消費市場上,包裝上可標記的瓶裝水難覓蹤跡。
建議推廣直飲水機
瓶裝水大量浪費的同時,則是我國水資源的極度匱乏。一個國家或地區水資源的豐欠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和人均占有量為主要指標。全世界河川徑流總量為4.7萬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約為9000立方米。我國河川徑流總量約27000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約2400立方米,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上海是中國36個典型的水質型缺水城市之一,更是聯合國預測的21世紀六大飲用水缺乏城市之一。目前,上海可利用的淡水僅占地表水資源的20%,人均水資源量分別是全國和世界人均值的40%、10%。可見,節約用水對上海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我們了解到,北京等城市已發起‘清瓶行動’,上海是否也能發起一場全社會‘清瓶行動’?”代表們建議,倡導在酒店等會議場所提供小瓶水;鼓勵會議主辦方自備瓶裝水,倒逼其從經濟成本角度考慮減少浪費;在會場醒目位置設置“清瓶行動”等宣傳標識,讓參會者養成帶走未喝完瓶裝水的習慣;通過制定上海標準等手段,推廣生產可標記瓶裝水,在瓶裝水標簽印上節水宣傳標語。
為從根本上減少對于瓶裝水的依賴,代表建議在城市公共場所進一步推廣安裝直飲水機。陳超說,2010年上海世博會正因有了直飲水,才能禁止攜帶瓶裝水入內。據統計,7300多萬名游客在園區內共消耗約15萬噸直飲水。按此計算,減少了近3億個550毫升的塑料水瓶。“我們應該對標世界一流標準,努力促進上海的自來水供應達到直接飲用標準。”陳超說。
探索開展“清瓶行動”
收到代表們的這份建議,市水務局表示,下一步,將聯合相關行業部門探索開展“清瓶行動”,針對不同行業提出相應的管理要求,比如對于機關事業單位,可要求各級單位在召開會議、舉辦展會、組織調研考察等活動時,盡量減少瓶裝飲用水的使用,鼓勵自帶水、提倡小瓶裝飲用水,減少瓶裝水浪費;對于賓館、酒店、展覽場館等單位,提倡小瓶飲用水及識別標識,方便參會人員識別本人取用的飲用水,并建立健全節水管理制度,在主要用水場所張貼、擺放節水標識。
市水務局表示,將與相關飲用水企業做好對接溝通,鼓勵更多飲料行業企業積極更新并發售標有節水標簽的瓶裝水,尤其是在為企業機構定制瓶裝水時,優先印制節水標簽和可標記標簽。
目前,上海正積極探索高品質飲用水的實施路徑。2018年,上海市頒布全國第一部生活飲用水水質地方標準,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向國際一流標準看齊,指標新增5項,達到111項。2019年10月,閔行區建成全國首家供水全流程綜合驗證基地,在約4平方公里的示范區內實現高品質飲用水試點。
市水務局表示,目前,本市正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和黃浦區有序推進高品質飲用水示范區建設,不斷累積實踐經驗,爭取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模式,著力打造符合上海特色的高品質飲用水供應體系。
文章來源:財富直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