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多地發生區域性嚴重洪澇災害, 河流水位持續上漲并出現險情,多座水庫超汛限水位,鄭州市區出現嚴重內澇。
與此同時,另一險情也需要我們防范,那就是災后的傳染病防控,因為災后的水污染有很大傳染病傳播的風險。
洪災后,水污染的來源有哪些?
洪澇災害使供水設施和污水排放條件遭到不同程度破壞,常見的危害是淹沒廁所、糞堆、垃圾堆、牲畜圈,將大量人畜糞便、垃圾、動物尸體沖入水中,造成水源致病微生物污染;且洪水將地面大量泥沙樹木沖入水中,造成水質感官性狀惡化,如果洪水淹沒儲存有毒有害化學品的倉庫時造成水源受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
可見,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質感官性狀惡化和有毒物質污染是洪澇災害期間影響飲水衛生的三大主要因素。
洪水來了,飲用水遭受哪些危害?
水污染使得生水中細菌總數、 大腸菌群、 余氯、 霍亂弧菌等有機物數量激增,人們飲用不衛生的生水、疫水,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傳染病易感程序增高,易導致甲型肝炎、細菌性痢疾、傷寒、霍亂、感染性腹瀉等疾病流行。
洪水期間,飲水不潔的水,會出現怎樣的不適?
洪水期間,飲用不潔水常引發腸道傳染病、寄生蟲病、皮膚病。
1、感染性腹瀉:俗稱急性胃腸炎,常因飲用受腸道致病菌污染的水體后,常可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
2、菌痢:常因飲用受菌痢患者糞便污染的水體而得病,主要表現為病急、發熱、腹痛、腹瀉及粘液便等癥狀。
3、血吸蟲病:部分血吸蟲疫區,當用受血吸蟲污染的飲用水洗澡時可感染該病,主要表現發熱、胃腸道癥狀常呈痢疾樣大便,可帶血和黏液,肺部癥狀咳嗽相當多見,可有胸痛,血痰等癥狀。
此外,飲用水如受到其他含寄生蟲糞便的污染,還可導致弓形蟲、賈第鞭毛蟲感染。
洪澇期間,用水安全提醒
人民日報也發布了“洪澇期間飲用水安全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簡單測試自家自來水的水質?可以通過我們的感官進行分辨,操作起來也很方便。
●看:將水倒入透明玻璃杯,水質應無色、無懸浮物;或將水打濕干凈衛生紙中央,待紙巾干燥后,紙巾上無明顯污跡;
●聞:鼻子聞水中無異味;
●嘗:嘴嘗無澀澀的感覺。
符合以上要求,可初步判斷飲水安全。如果不放心,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購買凈水產品。
文章來源:凈水行業品牌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