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上海第一座污水處理廠建成,由此拉開了上海污水處理的序幕。歷經百年發展,上海從解放前的3座污水處理廠,3.55萬噸/日的處理量,發展成為目前六大片區43座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超1000萬噸/日,上海城市水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水處理行業的飛速發展為改善水環境、保障水安全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市水務局精選了部分污水處理廠,通過不同的特色亮點,展示百年排水的發展歷程和豐碩成果。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理念,越來越多的污水廠在降本減碳、提質增效上費心思、花氣力、做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期向大家介紹的是兩座設計工藝上加入了污水回用的污水廠——上海青浦第二污水處理廠與城橋污水處理廠
上海青浦第二污水處理廠
上海青浦第二污水處理廠位于上海市青浦工業園區,占地約288畝,服務范圍包括“一城、二鎮、一區”,即青浦新城的中東片、趙巷鎮、重固鎮和青浦工業園區,總服務面積約93.2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63萬人,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2萬m3,是目前青浦區最大的污水處理廠。
青浦第二污水處理廠中水示范工程是以青浦第二污水處理廠的二級處理出水作為中水水源,為周邊服裝制造企業,以及產品洗滌、冷卻用水、道路清掃和綠化澆灌等提供再生水的工程。
該項目建于青浦第二污水處理廠遠期預留地內,用地面積約2畝。
工藝流程說明:
(1)污水廠出水泵房出水用泵提升,加藥混合后進入反應池進行微絮凝反應,然后進入膜過濾器過濾,去除水中懸浮物。
(2)濾后水進入消毒池,與消毒劑充分反應后用泵輸送至廠外用戶。
(3)膜過濾器反沖洗污泥排放納入青浦第二污水處理廠現有污泥處理系統。
本工程設兩條生產線,處理規模各1000m3/d,采用同工藝設備差別化方法進行設計,其中一條生產線采用表面過濾器工藝,另外一條采用種植膜工藝。
為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實現青浦區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實施城鎮污水廠污水再生利用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推進青浦節水型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城橋污水處理廠
上海城投城橋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城橋污水處理廠于2005年9月開始建設,2007年7月正式投產,處理能力為2.5萬噸/天,排放標準執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二級標準。崇明城橋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2007年)占地面積6.21公頃,服務范圍主要包括城橋鎮全域(含新城)與廟鎮的部分區域。
2018年1月1日起城橋污水處理廠完成一期提標改造工程,執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2019年4月實施一期擴容工程,于2020年7月1日完成擴容工程后正式投入運行,擴容后達到5萬噸/天的處理規模,處理工藝采用傳統A2/O+深度處理工藝,出水繼續執行一級A標準。
城橋污水處理廠綠樹成蔭,廠內景觀河尾水再利用,為實現綠色發展生產目標提供助力,與崇明打造世界級生態島的要求相融合,更好地體現了污水處理廠的社會責任和價值。
(來源:上海水務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