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污水廠四期項目位于余杭街道金星二路西側、余杭塘河南岸一座占地78畝的開放式公園下。公園里碧草如茵,垂柳依依,今后是周邊群眾休閑親子的好去處,公園下則是保障城市有序運行的污水處理系統,實現了與周邊環境的和諧共處,有效化解鄰避效應這一難題。
項目于2018年10月底開工建設,土建按15萬噸/日規模一次性建設,一階段設備按7.5萬噸/日配置,剩余7.5萬噸/日設備配置預計2022年完成。
據余杭污水廠四期項目負責人趙壽昌介紹,該污水廠的污水處理主要采用a/o(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目前污水廠日處理水量約7.5萬噸,處理后尾水水質優于浙江省清潔排放標準,并作為余杭塘河景觀補充用水。
“與常規工藝相比,mbr工藝占地面積少,可大大節約用地,并且自動化程度高,系統抗沖擊性能強,處理效果及穩定性也比傳統工藝高。”趙壽昌說。
目前,余杭區共有污水處理廠3座,污水處理能力為25.4萬噸/日,分別為良渚污水廠(9.9萬噸/日)和余杭污水廠(15.5萬噸/日)。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來余杭安家,余杭城鎮污水處理壓力與日俱增,研究謀劃新建污水處理廠的同時,加快擴容原有污水廠等供排水場站建設迫在眉睫。接下來余杭區將計劃擴容余杭污水廠四期二階段7.5萬噸/日、良渚污水處理廠五期20萬噸/日,并規劃建設仁和污水處理廠15萬噸/日,進一步提升余杭區污水處理能力。
此外,余杭區內各污水廠之間的地下管道連通工程也在有序建設中,未來,通過地下連通管道,可實現各污水廠之間污水協同處理。
文章來自:北極星水處理網